【专项工作总结】市场运行调节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现将运行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品油市场管理方面
1.印发《六安市成品油零售网点“十四五”规划》。推进我市成品油零售领域科学布点和整体发展,逐步完善成品油零售分销网络体系,进一步增强成品油市场保供能力,解决生产、生活不便利问题。经市政府同意,《六安市成品油零售网点“十四五”规划》已于2022年5月18日由市政府办发布实施。明确由市商务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全市成品油市场的建设、经营、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2.做好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工作。落实成品油流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提高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和办证效率,为企业减少了时间成本,推动了流通创新发展,优化了营商环境。上半年在承诺的时限内,为40家成品油经营企业换发《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6家企业申领成品油经营证书。
3.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在对成品油经营企业加强监管的同时,全力配合市场监管、应急、交通、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并积极做好对非法经营成品油案件中查处油品的处理工作,上半年共参加“打非治违”行动3次,处理油品2141升。
4.探索建设油氢综合站。推动在中石化南山加油站基础上建设1座加油加氢综合站,项目投资1100万元。积极促成中石化六安分公司与六安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达成《氢燃料公交车加氢销售意向性协议》,首期协调了15辆氢能源公交车在南山加油加氢综合站加注氢燃料,确保加氢站建成后的应用场景。该站在今年5月底已经完成基建和设备调试,随时可以投入运营。同时及时总结经验,特别是加油、加氢行业规划的有效衔接,在编制“十四五”加油站发展规划时,专项列出4座加油加氢综合站建设指标,切实做到规划引领,加快发展。目前,加油加氢综合站的选址均经过国土规划部门认可,中石化二十铺加油站增加加氢项目已经完成项目立项、评审程序;中石油六安分公司也积极谋划2座新建加油加氢站的土地申报工作。
(二)市场监测方面
1.调整优化监测样本企业结构,上报省厅更新生活必需品2家、重点流通监测企业样本1家;督促六大监测系统的60家(日报、周报、月报)样本企业,及时准确报送市场运行数据;
2.维护六安商务预报网站正常运行,及时报送市场运行信息数据,上半年共报送原创监测信息22条,全面掌握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信息。
3.4月份疫情期间,启动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供销日报制度,加大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监测,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在封控区实行标准化蔬菜包+线上下单配送上门模式,在管控区实行线上下单+微信团购+线下采购模式,防范区实行线上下单+线下采购模式。多模式相结合,强化了市场供应保障,确保了市城区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
(三)安全生产工作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印发《六安市商务局关于印发<2022年六安市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要点>的通知》(六商务运〔2022〕19号),对全市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加强春节、“清明”、“五一”、两会、冬奥会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聚焦加油站日常管理安全、城镇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消防安全、报废机动车拆解安全、商贸领域自建房改用为宾馆酒店及商贸领域疫情防控安全6个方面,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对省、市政府挂牌督办的4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联合消防部门督促企业及时整改,确保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任务。对市安委办交办的24件信访举报事项组织县区商务部门立即开展现场核实整治,目前24个信访举报事项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商务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六•五”环境日暨安徽省环保宣传周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提升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宣传效果。参加“六安市2022年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现场宣传,组织发放《和谐商务、安全幸福》、《六安市商贸重点领域安全手册》等1000余份。举办全市商贸领域消防安全培训会和全市商业综合体燃气使用安全培训,提升商务干部及商贸企业工作人员查找、发现、应对及整改风险隐患的能力。组织组织开展2022年“安全生产月”应急救援联合演练,着力提升商贸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做好防汛准备。印发《六安市商务局防汛工作提示函》,建立解放路地下商业街防汛包保制度,落实商务部门防汛责任,市城区重点商贸场所共建立16支应急防汛队伍,防汛物资配备齐全。
五是开展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市商务局作为六安市城乡自建房屋安全专项整治督导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对市开发区自建房工作进出督导检查,截止2022年6月22日共抽查3个社区、2个村,核查1624栋,发现隐患房屋244栋。
六是开展报废机动车专项工作。市商务局等7部门共同转发《转发省商务厅等7部门关于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六商务明电〔2022〕24号),对收到的举报件转办县区商务主管部门,把握时间节点,开展督查检查。
(四)生活必需品储备方面
为增强六安市应急救灾、调节市场供应的能力,保障市场供应,受市政府委托,5月16日,市商务局联合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与芜湖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六安市级储备肉冻肉储备合同》,委托芜湖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完成承储冻猪肉600吨。遇应急保供时,启动重点保供企业生活必需品购销情况及价格变动日报制度,准确掌握生活必需品保障情况。指导西商、绿篮子、远盛贸易等重点保供企业迅速增加库存,粮食储备不少于2100吨,食用油储备不少于800吨,肉类及冻品不少于5000吨,蔬菜储备不少于400吨。3月下旬,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势异常复杂严峻,重要生活必需品供应出现紧张。为全力支持上海抗疫工作,进一步密切六安市与上海松江区结对帮扶共建情谊,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商务局牵头于3月28日紧急调运捐赠了松江区急需的耐储蔬菜共计243670斤,价值657272.2元。缓解了松江区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生活物资保障压力,弘扬了六安革命老区人民奉献精神和兄弟情谊。
(五)疫情防控工作方面
1.加大商贸领域疫情防控。4月份我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市商务局及时制定《六安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应急方案》,成立三个督导组带队督查市主城区保供网点情况,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充足。以农贸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连锁经营企业和社区便利店为依托,建立生活必需品供应应急销售网络,市中心城区保供工作围绕主城区12家重点保供企业开展,组织线上商品配送服务。居民可通过线上购物、商家无接触配送方式解决实际生活需求,特别是为居家健康管理居民解决生活必需品配送“最后一百米”问题。
2.强化生活必需品保供。4月份疫情期间,市商务局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维护疫情防控大局稳定。为配合静态管理,及时排出了保供企业与服务小区的对应网格,形成《静态管理期间保供企业生活必需品无接触网格化配送方案》,后期又根据居民生活需要,由社区申请,属地区商务部门会同街道现场审核评估,将保供网点由原来156个增加到330个,就近就便增设生活必需品临时保供点174个,确保市城区535个居民小区全覆盖。
3.稳物流畅通物资供应渠道。为保障重点物资“调运得进、配送得出”,市商务局积极协调交通部门帮助西商、绿篮子等重点保供企业充实生活必需品调运能力,累计为保供企业办理保供车辆通行证2100余份,保证了重点保供企业每日可调运生活必需品1200-1500吨。考虑到保供企业员工到岗率不足1/3,协调三个区商务部门为居住在非封控区的保供企业员工办理工作证明3000余份,促其返岗保供。同时,积极协调属地社区、街道安排专门力量,为西商批发市场及绿篮子配送中心员工开展上门核酸检测,确保企业安心保供。
3.积极做好物防工作。严格依据省《关于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实施方案》要求,实行市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两队伍一平台”工作机制,全市确定19支物防核酸检测队伍、25支消毒队伍,确定疫情协同处置信息物防溯源平台专责人员,负责核查进口企业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产品信息,截止6月25日已核查13家进口企业累计58条进口集装箱溯源信息。稳妥处理杭州“3.5”疫情涉韩进口服装协查工作,3月8-14日,接省物管组协查函,处置经杭州中转的进口韩国快件3批23件,对直接接触人员52人、扩大筛查人员192人,服装、内外包装及环境采样核酸检测579份均为阴性。
(六)文明创建工作方面
上报3家商场2个商业综合体及6家超市为实地考察点位,每月对点位创建情况进行督查。上半年,根据市创城办要求,不间断对辖区内商超等创城点位进行常态化督查,特别关注各点位宣传标牌、吊旗的缺失和破损情况,督促企业及时补充和更换。针对海心沙母婴室无窗户影响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指导金安区商务局与企业协商,由区商务局出资开设窗口。针对万达母婴室部分设备零件缺失,联系生产企业无偿配送。商之都无障碍卫生间从一楼到四楼按照创城标准进行整体改建和装修。由于疫情原因,考虑企业困难,主动为企业无偿增加创城元素,为企业做宣传标牌、吊牌、地贴等。同时为了节约企业成本和宣传创城形象性,在各创城点位滚动字幕和电子屏幕上增加了新的创城小视频。为着力提升商场超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推动创城工作不断向深层次迈进,指导裕安区商务局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对标达标,补缺补差,多措并举,着力打造我区商场超市文明创建形象。
一是深入企业开展检查;二是加强部门工作对接;三是做好检查问题整改。上半年,督促重点检查点位宣传标牌、吊旗等公益广告破损修复、缺失补齐8处,完善无障碍卫生间修复一个。(白云商场搬迁,百大金商都正在装修)
(七)生态环境保护方面
根据贵办《关于开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信访件问题及反馈问题核查情况的通知》(六中环改办〔2022〕15号)要求,6月1日和9日,市商务局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涉及市商务局负责核查的6件信访件反映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逐一进行了现场核查,并完成销号,确保群众举报信访件反映的问题不反弹。同时,除每月对加油站督查检查,要求保持油气回收设施正常运转外。对《2022年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一期)整改措施清单》《六安市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一期)整改措施清单》涉及我局的5个问题清单,逐一进行了现场核查,并督促属地党委政府按时完成销号。
(八)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情况。
2021年初由局执法大队牵头建成我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平台,覆盖了48个流通节点和146个经营主体,实现了与安徽省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数据对接,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追溯数据540万条,每日新增数据逾1.6万条。我市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项目覆盖范围、数据量在我省兄弟地市中位居前列。
2022年,我们重点推进追溯平台提质扩容,覆盖更多流通节点和经营主体,助力“舌尖上的安全”。
二、存在问题
一是因全市商贸领域企业点多面广,科室人手不足,安全生产全面排查、报废机动车专项督查检查进度较慢;二是因成品油零售网点“十四五”规划发布较晚,加油站零售经营证书业务办理滞后,目前有24座加油站业务待办理;三是保供企业纾困资金兑付较慢。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加强商贸市场信息监测,调整优化监测样本企业结构,及时准确报送市场运行信息;
二是加大成品油零售市场管理,积极办理加油站零售经营证书颁发事项;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做好加油站油罐防渗改造核查;加强加油站日常安全管理;推进油氢综合能源站建设。
三是加强报废机动车管理,严格落实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建立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机制,形成长效监管制度,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深入推进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推动企业安全防范能力建设。聚焦加油站日常管理安全、城镇餐饮场所燃气使用安全、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消防安全、报废机动车拆解安全、商贸领域自建房改用为宾馆酒店及商贸领域疫情防控安全6个方面,加强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五是落实商贸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市督导组加大检查力度,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六是开展冻猪肉储备,启动冻猪肉常态化储备工作招投标流程。
七是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安徽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奖惩工作管理办法》、《六安市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一期)整改措施清单》涉及我局的11个问题清单,适时开展“回头看”,形成整改闭环。
八是开展文明创建,对3家商场2个商业综合体及6家超市实地考察点位,每月对创建情况进行督查,指导企业对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