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总结】电子商务发展2023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2023年1-12月份,我市累计网络零售额144.55亿元,全省排名第6位,同比增长25.3%,全省排名第9位。2024年计划目标任务150亿元。累计农村产品网销额128.57亿元,同比增长15.81%。2024年计划目标任务142亿元。
2023年,我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分别为17%、14.6%,全省排名分别居于全省第1位、第2位。
一是全市实物网上零售额同比稳步增长。全市实物累计网零额123.74亿元,同比增长23.7%;餐饮、住宿等非实物累计网零额20.81亿元,同比增长9.1%。
二是服装产业集聚显著。1-12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实现网上零售额50.52亿元,占全市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的40.7%。此外粮油食品实现18.93亿元,日用品15.82亿元,分别占全市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的15.3%、12.8%。
三是直播电商持续发力。1-12月直播场次15.57万场,观看13.06亿人次。直播商品销售额11.43亿元,同比增长33.5%。
(二)工作做法
1.积极开展电商促销活动。积极与抖音、淘天等平台对接,走访重点电商企业、举办淘工厂商家沟通会、参加抖音食品商家沟通会,拓宽电商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对接李佳琦、小杨哥、东方甄选等头部主播,开展县域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金寨小香薯、山核桃、手工挂面、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产品多次依托头部主播开展销售。徽六瓜片参加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周李佳琦公益直播,销售约60万元;潘姥姥在金寨县麻埠镇参加“山货上头条”安徽大别山溯源助农专场直播销售活动;邀请“东方甄选看世界”到金寨,推介金寨优质文旅产品和农产品等。支持各县区开展各类电商促销活动,推动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提升我市网货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组织引导电商企业参加全国网上年货节、全国双品购物节、春茶上新促销、支付宝“下一站故乡”公益直播、抖音山货上头条等各类电商促消费活动。组织50多家重点电商企业参加“2024全国网上年货节”活动,累计销售额7472万元;“2024双品购物节”活动期间,我市网络零售额7.2亿元。
2.加大电商人才培育工作。积极开展各类直播培训,如抖音电商基础班、直播带货班、社区营销班等专场培训。各地支持开展直播销售员职业培训、取得资格证,带动本地直播电商规范化发展。连续举办三届市级电商直播技能竞赛,累计带动近千人参赛参训。2023年全年,全市累计电商培训人数5863人次。鼓励支持金寨县、霍山县、叶集区举办县域直播竞赛,推荐我市优秀选手参加省电商直播大赛,连续三年有选手获得全省一等奖。今年,由安徽省总工会、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安徽省电子商务行业技能竞赛,我市推荐徽六茶业团队在此次大赛中荣获团体、个人双项一等奖。继续开展电商专家下乡活动,2023年组织两次市电商专家库成员及“这是TA的故事”、“斌哥”等本地网红达人,深入金寨县俏俏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灵芝种植基地等电商企业及裕安区狮子岗乡鲜桃种植基地,开展电商下乡和消费助农活动。吴永军、左斌等本地网红达人现场录制视频,积极为六安特色农产品代言,助力乡村振兴。
3.注重电商企业品牌打造。2023年,继续举办“六安市好网货大赛”,是我市连续第六届举办该项赛事活动。通过优选本地特色网货产品,开展各类推介宣传及展示展销活动。在举办电商直播技能竞赛同时,设立六安好网货云供应链,开展与参赛主播的对接和比赛选品挑选。推荐我市重点电商产品参加省级好网货大赛,先后共有4个产品入选全省“十佳好网货”、64个产品入选全省“百佳好网货”。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地方特色优势产品,积极培育网销产品和电商主体,形成了以茶叶、石斛、粮油为主的农产品网销和以婚纱服饰、童车童床为主的工业品网销体系。遴选一批我市重点农特产品推荐入选上海市消费帮扶平台“百县百品”,开发我市产品的市场潜力和扩大品牌影响力。
4.重点打造示范创建项目。指导各县区组织申报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创建项目以及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基地),促进我市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2023年裕安区、金安区被认定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区,金安区三十铺镇为省级农村电商亿元强镇,认定“金寨徽乡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9个企业为农村电商千万企业,“抱儿春”等4个品牌为农村电商百万品牌。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金寨大别山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等五家园区获评“安徽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霍山县大别山电商产业园获评商务部评定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23年度累计奖补省级资金446万余元。
5.抓住上海对口合作机遇。持续做好与上海商务主管部门的对接联络,做好消费促进、扩大活动效应,深化沪六合作,与上海市商务委签订了《对口合作框架协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潘东旭,市委常委、副市长苏曼分别在3月、4月到上海商务委拜访,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刘敏副主任、杜建刚副主任及上海相关处室召开工作座谈会,就六安嵌入上海促消费活动、自贸区合作、外综服企业招引和海外仓租用等工作开展了具体对接。同时抓住上海“五五购物节”活动机遇,开展“五五购物节·六安周”集中展示展销和推介活动,组织在沪的48个六安产品销售窗口同步促销,5月27日至6月2日活动累计实现线下销售1657.3万元,线上销售及达成意向订单1.12亿元。加强消费帮扶合作,支持六安市裕安区政府与上海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签订农产品供销战略合作协议。推荐我市企业进入上海消费帮扶平台,徽六瓜片、富东生态、徽农梦三家企业已与上海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正式签约销售。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市各类展销活动。组织21家企业35种产品参加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周线上直播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市网购商会举办的2023重燃消费精选供应链暨渠道买手对接展,对接近68家资源渠道。配合市发改委推荐20家企业参加2023年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累计销售124.8万元。组织我市16家老字号企业参加第十七届上海中华老字号博览会,活动现场成交10万余元,收集意向客户10家。
(三)存在问题
1.产业集聚效应不强,发展程度不高。我市电商主体总体实力不强,本土平台类和支撑服务类企业少,多为产销一体的中小型电商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知名度低。同时我市特色农业点多面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农产品同质化严重,未能形成差异化竞争。目前,全市仅有婚纱礼服类企业和茶叶石斛类食品企业实现了初步集聚。
2.要素资源支撑不足,人才缺口明显。受区域经济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电商人才引进难度大并且流失率高,专业人才缺口大,呈现出“难培、难引、难留”现象。同时,针对电商企业的第三方运营服务形式单一,没有对产品策划、运营推广、美工设计、数据分析、客户维护、物流仓储等进行系统性服务。
3.基础设施配套薄弱,物流有待完善。我市缺少大型的快递物流中心,部分县区快递物流企业布局分散且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有限。同时我市山区、水库面积大,一些边远地区的物流、网络等基础薄弱,物流中转时间长、送货慢、运费高。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体系尚不健全,生鲜农产品上行难等问题突出。
(四)下一步工作
1.加速电商主体培育。开展与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的对接工作,举办网上促消费活动和商家对接活动。发挥市电商协会作用,做好主播与电商产品供应链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
2.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力度。全方位、多层次打造电商专业人才队伍,大力引进高层次电商人才,培养一批植根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充实电商专家库,组织电商专家下乡活动;指导县区制定电商人才培训计划,谋划2024年培训目标。开展电商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
3.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结合六安电商直播发展实际,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和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多方打造六安电商直播基地。支持金寨完善物流快递仓配项目运营工作,支持霍邱、霍山、舒城、叶集等尽快建设物流快递仓配项目。配合市城投公司、市邮政管理局,筹建并运营好长三角物流园区。
4.持续深化上海对口合作。积极对接上海商贸企业,支持金安、裕安等在上海设立的农产品销售运营中心开展促销宣传活动,推动更多企业在上海设立销售窗口。扩大徽六瓜片、富东生态、徽农梦三家企业与上海市消费帮扶工作平台的合作销售规模,推荐更多产品进入“百县百品”名录。积极筹划2024年上海“五五购物节·六安周”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对口合作展、上海中华老字号博览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六安产品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