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工作总结】市场运行调节2022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市场监测方面。督促商务部监测系统中我市58家(日报、周报、月报)样本企业及时准确报送市场运行数据;维护六安商务预报网站正常运行,及时报送信息数据,全年共报送监测信息22条。全市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由原53家补充增至71家,并报省商务厅备案,进一步优化了生活必需品供应情况市场监测体系。我局结合疫情保供时居民需要实际,新增餐饮保供企业12家,目前全市共有83家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有效实现了平时监测市场运行,急时投入市场保供目标。
(二)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方面。一是做好政府储备。完成了六安市政府常规储备冻猪肉600吨储备任务,进一步增强应急救灾、调节市场能力。二是做好应急保供。遇应急保供时,及时启动生活必需品购销存及价格变动日报制度,督导重点保供企业做好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工作。今年3月份,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局牵头紧急调运捐赠上海松江区共计121.8吨,价值65.73万元急需耐储蔬菜。三是指导市场供应。主要督导重点保供企业根据市场运行情况及时增加库存,确保粮食、食用油、肉类及冻品、蔬菜满足市场需求。
(三)茧丝绸行业方面。及时兑付2021年度茧丝绸项目专项资金56万元。积极推荐霍山县2家公司2个项目成功申报2022年省项目资金支持。安徽鑫缘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品质生丝(6A级)科技研发项目”和曼居家居科技有限公司的“丝绸品牌培育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总投资共计876.03 万元,申请2022年茧丝绸专项资金支持140.37万元,获批77万元。
(四)成品油市场管理方面。一是编制印发《六安市成品油零售网点“十四五”规划》,于2022年5月18日由市政府办发布实施,进一步推动全市成品油流通管理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二是做好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工作。全年办理成品油业务117件。(其中预核准8家、规划确认27项、新领证书27本、换发变更证书55本)三是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配合市场监管、应急、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打非治违”行动3次,查处油品2141升。四是积极谋划综合能源站建设。将《六安市成品油零售网点“十四五”规划》明确的41座加气加油合建站纳入《六安市燃气设施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实现油气布点规划有效衔接,新增21座油气合建站。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加油站点446座,其中加油站370座、加油加氢综合站1座、油气合建站3座、加油点71座,加油船1条。
(五)安全生产工作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商务局成立8个包保县区督导组常态开展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督查,全年共开展督查检查225次,签订安全责任书23份、转发印发安全生产方面通知通报90余份,进一步压实监管责任。二是加强隐患排查。积极协调完成省政府挂牌督办的裕安区光彩大市场重大火灾隐患整改销号;及时核实整治市安委办交办的24件信访举报事项整改销号。全年共督查检查商贸领域重点企业3096家次,发现隐患问题386处,均已整改落实到位。三是加大宣传培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系列宣传活动,现场宣传,印发《和谐商务、安全幸福》、安全手册等万余份。全年组织3次线上培训(商务领域安全生产线上培训视频会)、2次现地培训(全市商贸领域消防安全培训和商业综合体经营管理单位燃气使用安全管理培训);四是开展安全活动。牵头联合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2022年“安全生产月”应急救援联合演练和全市商贸企业消防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联合市公安局反恐支队、治安支队对全市223座加油站进行公共安全反恐三级目标等级认定,并于6月底前顺利完成反恐达标任务,有效提升了安全能力。
(六)疫情防控工作方面。积极协调专门力量,为西商园区及绿篮子配送中心员工开展上门核酸检测,累计为保供企业员工办理工作证明3000余份、车辆通行证2100余份。指导县区商务部门建立《静态管理期间保供企业生活必需品无接触网格化配送方案》,开展线上商品配送服务,市主城区在330个保供网点基础上,增设临时保供点174个,确保535个居民小区全覆盖。在市防疫物资和药品保障工作专班领导下,鼓励17家限上药品企业加大购储力度,积极对接全市66家保供超市,保障非重点防疫物资供应。
(七)文明创建工作方面。积极指导主城区3家商场、2个商业综合体、6家超市共11个创城点位着力打造文明创建形象。更换破损地砖30余处、雨污井盖20余处;修复宣传标牌、吊旗以及破损老旧门头300余处;修缮无障碍卫生间6个;新增12块文明诚信等公益广告牌;新设宣传标语、图片、地贴、母婴室指示标识、无障碍停车位标识以及无障碍通道标识等1000余副,有力提升城区商超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
(八)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对10个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及时组织验收销号,已全部完成。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班6个信访件反馈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主动开展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专项整治,共摸排网点29个,经核实存在非法回收拆解行为11个,均已责令停止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易成、兴佩2家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开展资质认定申报工作,易成成功获批,兴佩资质还在申报中。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做好油气回收监管和加油站点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作,3家油库已全面完成油气回收设施建设。
(九)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情况。2020年初由我局牵头建成全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平台,覆盖了48个流通节点和146个经营主体,实现了与安徽省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数据对接,每日新增数据逾1.6万条,截至2022年12月30日,系统累计收集追溯数据1063.28万条。
二、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
主要成绩:我市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项目覆盖范围、数据量在我省均位居前列,连续三年为省对市政府食品安全年度考核争取满分(2分),有效助力“舌尖上的安全”。我市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安全无事故,其中《扎实推进“一二三四五”工作方法,高筑商贸领域安全“防火墙”》安全生产工作管理经验做法分别于2022年11月3日、2022年11月24日被中国商务新闻网“国际商报”和《商务部安全生产工作简报》刊载,并于2022年12月27日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入选《商务领域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做法案例选编(2021)》(首批全国17家)。
存在问题:一是商务领域监管范围广,缺乏执法效力,虽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但有的问题隐患整改力度不大,易反复,需多次“回头看”,部分重点问题需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且部门间工作合力不强、时效差。二是商务部门人少事多,部分县区未专门设商务局,有些工作直接面对企业但抓手不足,企业积极性难调动。
三、2023年工作打算
1.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学习宣贯活动,提高安全治理能力,继续开展常态督查,抓好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2.继续提质扩容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强化市场监测;继续做好重要战略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储备供应。3.持续推进成品油、报废机动车市场放管服改革,配合有关部门抓好生态环境保护。4.加强茧丝绸行业管理,指导金寨、霍山、金安、裕安、舒城等五县区桑园布局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加强扶持龙头企业,狠抓品牌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5.积极组织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博会;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